四月复活节,到了江西吉安附近的井冈山,氵美陂和流坑两古村散散心。相比沿海的省市,江西是落后了。但却因此,少了些商业味道,多了些纯朴民风和失落了的记忆。除了村庄的优美,古建筑的沧桑,还有一点对生活的感动。
第一天:文陂乡氵美陂古村
早上十点到达吉安火车站,便立刻买了回程火车票和一张吉安地图。可惜,地图上没有氵美陂村,开铺子的人也不知。最后,一个餐厅的保安员告诉我在青原汽车站有车去氵美陂村。
上了中巴,和售票员关照一声,请她提醒我下车。青原区只有一条大直路,还尚待开发。车子很快进入了被田野包围着的乡村小道。田里都已经泡了水,农夫牵着牛犁田,有些已开始插秧。田边有一些小土堆,大的是砖窑,小的是坟。阳光下,灰色的村庄被翠绿的樟树簇拥着,静静地守候着这一片土地。
在文陂乡下车,步入村庄,穿梭在以鹅卵石铺路的小巷子里。青砖灰瓦的民宅,朴实素雅。正是午饭时间,村子里静悄悄的。面对永慕堂,"翰林第"牌楼气势逼人。从门缝偷看,里面宽淌明亮,众石柱上该是那37对“嵌头字”对联。走过古槐第牌坊和多留余地照壁,由写着万寿宫的拱门进入有"小南京"之称的陂头街。大街由鹅卵石铺成,中间有一行青石板,方便手推车。当年车水马龙的不夜天,如今只剩下破落的铺子,破旧的木门板,退色的字迹。站在大街中央,无可阻挡是那股强烈的岁月沧桑。
第二天:乐安县流坑古村
早班巴士去乐安。车子走走停停,捡上几个路人又放下几个,身边的乘客都换了几次。再换了两次车,到达村子时已快到十一点。
放下行李在村口的小旅馆,买了地图,背上三脚架,沿着街上路向南走。首先经过横跨龙湖的风雨廊。风雨廊只是村子的市集,没有什么特色。再往南一点,便是五王庙和最古老的建筑--状元楼。由于缺乏修葺,古楼已是破旧不堪。匾额上的"状元楼"三字,墙上的麒麟和鹿子图案还是隐约可见。此时,脚步声敲破了寂静,导游领着两位散客上楼来,介绍古楼的故事。等人散去,古楼又回复了清静。站在古楼上,俯视是脚下的鹅卵石路,面前是一朵朵灰色的瓦顶,远远是青绿的山峦。当年的状元楼受众人景仰,是流坑的自豪。但今天,它在流坑人心中又占有多少分量呢?虽然还有游人的缅怀,但被遗忘的感觉却令古楼伤心落泪。
从状元楼下来,逐一寻找地图上的旧宅。走进一个标致的门,看见几个小孩在大厅里跳绳。正是午饭时候,主人邀我一起吃饭。主人有三个孩子,小儿子叫董有才,现在读初二,正好放假在家里。席间不断有小孩加入退出,主人对我解释,他的兄弟都到广东打工去了,这些都是他兄弟的孩子。他去年也在广东打工,今年没有去。这个房子以前是大户人家的,在解放后分给了董有才的祖父直到现在。现在开发旅游,这个房子每年约有200元的修葺费。饭后,我拿出地图问董有才这个房子的所在,他看了好一会也说不出来。告别了董有才一家,从正门离开,抬头一看,原来这就是"应宿第"。
和"应宿第"一样,这里的老房子都有人住着,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标本。就算是地图上没有标志的老房子,你也会发现精美的雕刻。每一扇门都是敞开的,随意走进每一个房子,我看到和善的面孔,孩子们高兴地邀请我给他们拍照。天井,大厅,板间房是老房子的标准格式。村里还没有自来水,水井也少。每户在天井都有一个小抽水器,握着铁柄一压一提,便有干净清凉的地下水。
村前是樟树林。樟树翠翠葱葱,遮天蔽日,有的更是两个人都抱不住。穿过树林,再走不远就是流坑小学。星期六,教学楼静悄悄的,只有木门窗在风吹下的吱吱声。楼内的地面由青砖铺成,虽已是坑坑洼洼,但整洁。绕过木楼梯,就可看到教学楼后面的大宗祠遗址。据说当年土匪因打不进流坑村,就偷偷派人把大宗祠烧毁。六十年代曾计划重建宗祠,但当时反封建的运动正是炽热,结果用重建的材料建了它面前的这所小学,让董氏的先哲们每天都可听到子孙朗朗的读书声。天阴沉沉的,望着眼前几根直立的大石柱,几片头顶杂草的孤墙,我想到了圆明园,它们有着相同的创伤。但流坑的小孩,每天看着这个他们祖先留下的伤痕,是否有着同我一样的遗憾和感叹吗?
回到旅店,开始下起了小雨。天黑后,雨越下越大,夹杂着闪电打雷。突然,灯光消失了。老板拿着一截洋蜡炷上来,说是打雷停电了。透过窗子往外看,漆黑一片,除了雨声,没有其它声响。单调的夜,还是没有改变。在梦里,我坐在天井旁,看着雨水飘进来,点点滴滴地打在泄池里。
第三天:乐安县流坑古村--井冈山
早早起来,在蒙蒙细雨中告别流坑。在三叉口换了车回吉安,再上井冈山。下雨天,山里小城茨坪被浓雾包围着。在一片朦胧中,挹翠湖更是迷人。雾随风飘过湖面,时淡时浓,犹如仙境一般。
第四天:井冈山
租了个面的去黄洋界哨口。车子在雾蒙蒙的丛林里穿行爬升。司机说,除了秋高气爽的季节,山里的多数时间都潮湿大雾。由于地势的关系,到了黄洋界哨口,云雾都在脚下。远处的山峦隐约可见,彷佛漂浮在大海上。运气还是差一点,若有阳光,云海肯定壮观。黄洋界哨口的人文景点只有一个破房子和一个石碑,没有进去。在停车场,向下探望,翠绿的山里藏着小木场,云雾渺渺,别有一翻景致。
回程去龙潭经过上井,中井,小井。司机解释说,井冈有五井,而井的意思就是山中的平地,因四面环山,就如一个井。在龙潭景区,游人都只是来看瀑布。传说景区里的五条瀑布是龙王的五个女儿幻化而成。步行不久便开始下山。最先看到是最大的瀑布,青龙瀑。接着依次看到黄龙瀑,赤龙瀑,黑龙瀑和有如美女梳头的白龙瀑。这次江西之行,本想看看井冈山的杜鹃花。可惜来迟了,山涧峭壁上那大簇大簇的杜鹃花都已凋谢。
离开龙潭去大井,朱毛旧居的白墙很抢眼,里面简陋的摆设,让人联想到当年生活的艰苦。看见大井旁有些民居,就进去看看。正是午饭时候,年满八十的老夫妇邀我吃饭。老夫妇祖籍广东,务农维生,是革命烈士的后代。言语间,我感受到老人的那一分作为井冈山人的自豪。回到茨坪,攀上北山烈士陵园。这里是学习团必到之地。纪念内堂早已挤满了花圈,导游介绍每个将军和烈士的故事。可惜有雾,看不到小城茨坪的全景和井冈五指峰。
WWW.LVYOUWANG.ORG 版权所有 (C) Copyright 2004-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九江 九江旅游攻略:江西吉安游记-九江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