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途中
10月16日23:34分,开往昆明的K181次列车准点从上海站出发了。它载着我们一行四个(我、黑森林、老大、荷包蛋)前往三清山。好久未乘火车了,没想到此列车如此拥挤,出发时走廊里便站满了,等一过几站来到杭州时,走廊里变成坐满了人(都站不动了)。每到一站,下去一批,又涌上一批,车厢里的人数不见少,空气混浊、嘈杂不堪。而座椅直挺挺的设计,使我觉得设计者肯定没有腰,坐1、2个小时还行,5、6个小时下来就撑不住了,我的腰象要断掉似的,脚更不谈了,肿得象只大馒头,估计本来36码的脚现在连40码穿着都会嫌小。不过因为心里想象着要去的目的地是个山明水净的好地方,也就忍下了这途中之苦。
哐铛哐铛,单调的行车声让我两眼皮一个劲地想合拾在一起,轻轻的晃动更是无可抵抗的催眠曲,我渐渐入睡了,靠在老大宽宽厚厚的背脊上,似个大枕头,睡得挺香。这以后的一路上,这只大枕头的利用率还是蛮高的:)忽然,梦中的我被一阵婴儿高频率的尖哭声拉回现实,睁眼一看,不知何座小站上来一家子,站在我向后的是父亲,背上的布包里露着个光光的娃娃脑袋,大概因为车内空气闷浊,娃娃哭个不停。那父亲并未哄拍他(她),只是任他(她)一味哭叫。大约过了半小时,哭闹声不见停止,反而呈上升趋势,这下那父亲不能再无动于衷了,因为周围乘客的耳根子没法清净了。于是他冲着身后坐着的人堆中叫了声,不一会儿,站起来一位矮小中年妇女,背上也有个大布包,原来他们有两个小小孩。母亲接过父亲手的婴儿,也怪,婴儿一闻到妈妈的味道立马不哭了。那母亲搂过孩子,拉起衣襟,孩子头顺势往上一拱,吃起了奶,哦,原来小家伙饿了:)周围的看客也都舒了口气,总算不吵闹了。不成想太平日子才过了几分钟,人堆中又传来“妈、妈”的哭叫声,不一会儿跑过来个5、6岁的小女孩,拉着那母亲的手直抹眼泪,“啊”,我身后的一个上海老阿姨惊讶地叫起来:“看啊,伊拉有三个小囡!”话音未落,她身旁的同伴纠正道:“不对不对,侬再看,有4个啊!”我定睛一看,真没错,又跑来一个小女孩。天哪,他们养了四个孩子(头两个女孩子,第3个男孩子,最小又是女孩子)。看着他们照顾完这个又照顾那个,疲惫不堪地相互依靠着,旁人问那父亲,你还会再养吗?他说当然,回去再养儿子。我听了差点撅倒!
二 到达
终于,终于,在腰酸背痛8、9个小时后,列车停在了上饶车站。出站便马上买好回程票(不致于回不去)。经过一翻讨价还价,乘了辆小夏利前往三清山。别看小夏利外表十破旧,开起来却似飞一般,一路超过无数车辆,“黑森林”的神经一直绷得紧紧的,我却是一上车便要睡觉的,倒也不觉紧张。在盘山路上七绕八绕,一车人东倒西歪约2小时后,我们来到了目的地----三清山。放眼望去,满目翠绿,耳边不再有城市的嘈杂声,只闻鸟语,使人心旷神怡,顿扫旅途之劳苦。因为是淡季,我们以极便宜的价格往进了青云山庄。到客房还需爬上几十级台阶,正是这几十级台阶让我对自己的体力大为怀疑,到得房间我已是气喘嘘嘘,只剩下趴在床上的力气了。这不禁让我有点气馁。我们住的是3号楼,进去后才发现整幢楼只住着我们4人,真正是淡季得可以。在房间吃好中饭(熟泡面,以节约为本),商量一番,决定下午去去琵琶亭(听当地人说此处风景不错,它在缆车下面)。
恰巧遇到两位挑夫上山送货,便跟着他们后面。看着他们裸露着的小腿在肩上担子的重压下略带擅抖着一步步往上挪,我的腿不禁也感觉沉重,于是紧跑几步,超过他们,超过沉重。这是条偏僻的山路,台阶经过岁月的侵蚀,磨损得厉害,爬起来较累。山路一边是青青葱葱的树木,另一边是水涧,因10月中旬雨水稀少,只有少许的小细流围绕着突兀的大山石向下游流去,没有飞溅的溪水,不觉有些遗憾。好在此路人烟稀少,十分幽静,有些探险的味道,加上4人说说笑笑,偶而拍些搞笑的照片,倒也有趣。途中有一石拱桥,老大突发奇想,拿着我的背心卷着一个小包,站在桥洞下,做了个董存瑞炸碉堡的动作,可惜“荷包蛋”未抓住时机,没把老大大义凛然的样子拍下,照片上老大咧着大嘴哈哈笑,不象英雄象。。。。 我的体力渐渐不支,“黑森林”也差不多了,可琵琶亭的影子还没看到,在一次长休息之后,“黑森林”宣布不再休息,一路冲到琵琶亭。我们三人没有附合她的提议,只是看着她雄纠纠气昂昂地往上冲,老大数着:1、2、3、。。。果不出我们所料,才数到8,她就停下爬不动了,惹得我们三个哈哈大笑。就这样笑笑爬爬停停,我们终于来到了琵琶亭,也许是抱着太大的希望,真的到了目的,觉得景色也不过如此,倒是爬山的过程值得回味。下山很轻松,一路跑着跳着来到客栈,还没从爬山的乐趣中 ,便“悲衰”地发现我们所有的零食被馋嘴的老鼠一一光顾了(网上没有介绍过青云山庄会有老鼠)。最可气的是这家伙还真会挑东西吃,把一包我们都没尝过味道的据说十分好吃的什么酥吃得个一丁点都不剩,真是快成精了。后来我们便长了心眼,买了吃的往冰箱里放,把没电的冰箱当成保险箱(供广大网友参考),这也是没办法中的办法,为了解嘴馋,只能饿死老鼠了
三 上山
除了老鼠事件,这一晚很太平,一觉便到了大天亮。早饭后,乘缆车上山。上山需乘38分钟,缆车线架翻过两座山头,长长的绳索好象望不到边似的。缆车在一刻不停的往返运转,所以上车时需身手敏捷往里窜,我第一次上这种缆车,那窜没窜好,差点摔到门外,还好年轻,腰一扭,便化险为夷。缆车摇摇晃晃地往上升去,翻第一山头时我完全被窗外的景色吸引住了,山峰叠重,郁郁葱葱。偶而回头跟后一辆缆车上的老大他们打打枪(上山用的拐杖)。第二个山头过去后,突然发现离地面无数高了,心也不禁跟着缆车晃啊晃啊,此时也无心再看风景,只求快些到终点。一到站,我便迫不及待地冲出车门,这一次比起上车是又快又准,双脚踩地,让我有了踏实的感觉,看来吊在半空中的滋味不是人人都喜欢的。
进山口有块大石块,上面刻着上山线路图。我们从南清园上,第一个景观便是老道观月,紧挨着它的是犀牛角山,这两座山峰十分形象,以致于我们没看说明,便能猜出,我说是老子观天,老大说是墨子,因为到处都是老子什么什么的,也该让墨子来点什么(看来老大很有平均主义)。后来听轿夫们这是老道观月,原来老子、墨子什么都是错的,不过名字原本就是人取的,叫什么都无所谓的,只要形象就可以了。再往上,来到了一线天,抬头望去,290级台阶笔直漫长,顶部两块山石中露出一道狭缝,光线透过,真象条细细的线。290级台阶很累人,但设计者很为游人着想,台阶两边隔20米左右便有个小园亭,分别是希望岛、爱情岛、长寿岛、太阳岛、月亮岛等,既解体乏,又觉浪漫。老大在希望岛上留下了希望,我则在这岛上留下了我们三清山一行的最后一张照片,继老鼠事件后,这是我们遭遇到的第二件倒霉事----照机没电了 所以这以后的山路景色都深深印在了我脑海中(没了照片,加深了记忆)。“黑森林”有恐高症,她是手脚并用爬上一线天的。我虽然没有恐高症,但当我站在第290级台阶上往回看时,也不禁有些晕炫,只因为太陡的缘故。
WWW.LVYOUWANG.ORG 版权所有 (C) Copyright 2004-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九江 九江旅游攻略:三清山之旅-九江旅游网